A 因地制宜 新栽血橙2.1万亩、110万株
走进正源镇,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,将村庄环绕起来,连通每一个产业园。道路两旁,随处可见绿油油的柑桔树整齐排列在田间地头,轻风拂过,飘来阵阵清香。
“正源镇是南充市级柑桔基地乡镇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柑桔产业成为全镇农民的支柱产业、致富产业。”蓬安县正源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唐昌利介绍,该镇曾种植过酸柑子、红桔、脐橙等品种的柑桔。经过请教专家,镇村干部考察试种,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、传统习惯和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后,最终选定晚熟品种血橙作为特色产业、支柱产业来培育。在政府的组织倡导下,该镇近八年来,发动群众新栽血橙2.1万亩、110万株。
“正源血橙之所以品质好,是因为当地的红沙石土壤十分适合血橙种植,不仅产量高,而且口感好。”唐昌利介绍,为方便当地的血橙销售,该镇近三年通过土地整理、基础设施扶贫等项目修建村道32公里,6个产业园核心村建起了大环线公路,极大促进了果农们的水果销售。
B 整合资源 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2000亩
6月12日上午,正源镇石牛村高标准建设的柑桔产业园里,村民们正为果树施肥、除草。在地里劳作的唐楚良,算得上是正源镇当地的血橙种植大户,他一家5人种植了6亩血橙。“目前果树已经挂果,长势非常好,如果管育得当,到了明年一月份又是大丰收。”唐楚良算了一笔收入账,每亩地能产血橙5000斤左右,按照一般市场收购价格2元一斤,6亩地的产值在6万元左右。
为了落实有实力、懂经营的业主发展血橙产业,正源镇在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中总结经验教训,确定了“龙头带动”的工作思路,让社会资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,解决产业发展“资金不足、规模不大、经营管理难”的问题。该镇形成了“政府扶贫资金补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、贫困户土地入股保底分红、业主盈利后贫困户二次分红、贫困户优先入园务工创收、业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”的建园机制,做到了“政府小投入、建园大手笔、群众得实惠、业主有盼头”。正源镇黄梁村脱贫奔康产业园面积达2000余亩,去年4月栽植的桶装柑桔苗,如今普遍株径在2厘米以上,株冠已有脸盆大小。
C 电商相助 为村民打通销售“最后一公里路”
“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,血橙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的关键。鉴于此,我们进一步扩大规模,坚持有机生产,走高端路线。”唐昌利说,该镇出产的“正源血橙”目前取得了“中国有机产品”称号。同时,该镇还开展经常性技术培训,建设示范园6000亩带动管理水平的提高,加大品牌宣传包装力度,谋划筹办“血橙节”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。
“当年产出的血橙,坐在电脑前就全部卖出去了。”正源镇石牛村村民杨宗顺说,如今种植血橙不仅有技术保障,销路也不用担心。
2018年9月,蓬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该镇石牛村建起了电商(物流)服务站点,今年3月,多个电商平台同步上线销售血橙,针对超市、采购商等开展同城购活动,分拣装箱、运输、物流配送及推广等由服务中心全力提供,为村民打通了销售“最后一公里路”。
“目前,2.1万亩柑桔产业园覆盖全镇,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,产值突破5000万元。”唐昌利说,在柑桔产业的带动下,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5万元。